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

中山公园之您可能不知道的历史

12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1 20:01:23    

对于文化人,去哪儿都不只是看个热闹。中山公园您或许去过,就问几个问题,您看您是否都知道。中山公园南门一进门就有个石牌坊,您知道那个牌坊上的字是什么以及它的来历吗?中山公园里有个中山堂它历史上干什么用的呢?为什么后来叫做中山堂?里面有个五色土,都哪五种颜色?是代表什么?中山公园里面有个特别有名的饭庄,您知道名字吗?如果都不能,就稍微看看本文,下次去就不是外行看热闹了。

我们按照时间轴来说中山公园里面的建筑。首先中山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20年,明成祖朱棣按照“左祖右社”的规制,在紫禁城西面建造社稷坛,祭拜土地神和五谷神;在紫禁城的东面建造太庙,祭拜皇家的祖宗。

社稷坛的说明

中山公园里面有个坛,名为社稷坛,里面有五种颜色的土地——青、红、白、黑、黄,代表东、西、南、北、中象征东方的太嗥(同“浩”的发音),太嗥就是伏羲氏,负责掌管春天;象征南方的炎帝,掌管夏天;象征西方的少昊,掌管秋天;象征北方的颛顼(同“专需”的发音),掌管冬天;象征居中的黄帝,掌管四方,统治天下。这就是社稷坛上的五色土。

中山堂说明

而就在社稷坛的北面就是现在的中山堂,那时候叫做社稷坛拜殿。用于皇帝祭祀休息或者风雨时候行礼的场所。

这个拜殿因为后来在1925年孙中山去世,并且停过灵柩,所以改名为中山堂。这个殿一般不开,前几年开放了可以进去参观,墙上贴着很多当时的老照片。因为孙中山,这个屋子里曾经站满了人。殿内空间很大,站在那个大殿里,环视四周,方寸之间这里经历了、承载了太多的故事。要是没有时间轴,只有空间轴的话,这个屋子就太小了……

保卫和平坊

这是中山公园原有建筑的故事。还有一些建筑是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的。首先就是一进中山公园南门便能看见的石牌坊。这个石牌坊是因为清朝打死了一个德国人,德国施压清政府建石牌坊来纪念他。于是在1903年东单大街上,便立起来一座石牌坊,就叫做“克林德碑”。后来一战结束,作为协约国的中国是胜利的一方,便把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给拆了。

之后中山公园1914年向公众开放,那时候中山公园叫中央公园。当时的政府决定用光明来替代象征黑暗的克林德碑,所以后来用拆掉的石牌坊的散料,在中山公园南门内重新组建完成。因为协约国宣传的口号是“公理战胜,强权失败”,牌坊也就改为“公理战胜坊”。可是大家都知道,一战协约国虽然胜利了,但是我们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权利,反而把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最后划分给了日本。旧时的中国充满了屈辱和无奈。

1928年中央公园更名为中山公园。1949年新中国成立,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而就在1952年,北京召开了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为了纪念会议的召开, “公理战胜坊”改名为“保卫和平坊”。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大字,刻于牌坊正中的坊额上,以表达人们保卫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这就是人们现在中山公园里看到的保卫和平坊

还有公园内有个非常有名的饭店叫来今雨轩,它是北京党组织早期活动的场所。还有一个北京最早的音乐场所,就是建于1942年的中山音乐堂,不过它的历史不太光彩,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杰作。而新中国的成立让它焕然一新,成为了艺术的殿堂。

满地的郁金香装扮春天的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每年都举办郁金香鲜花节,满地的郁金香开得灿烂又明丽,用色彩装点着这个历史的巨人。

一个小小的中山公园,可能您一会儿就看完了。但是它每一个建筑都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有至暗时刻,也有光明一瞬;在它的地面上曾有无数双脚印,既有帝王将相,也有寻常百姓;既有外国的铁蹄踏痕,也有国人的英雄志士。从过去走向了现代,从屈辱不堪走向了光明荣耀;从封建帝国走向了民主共和。而中山公园也旧貌换新颜,在新时代绽放出最美丽的容颜。

相关文章

  • 江西省旅游景点大全,你一共去过几个?

    2025-06-24 01:16:40
  • 贺州市平桂区,这13个旅游景点,您打卡几个?

    2025-06-24 00:13:27
  • 中国汕头有五大美食排名,你知道是哪五种美食吗?

    2025-06-23 01:38:31
  • 大连旅游胜地 :必去的打卡之地,你知道几个?

    2025-06-23 00:10:11
  • 长沙旅游景点大全,你知道几个

    2025-06-22 01: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