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国旅游地图来看中国的旅游景点,领略中国大好河山。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位于北部边疆,由东北向 西南延伸,呈一狭长地带。首府呼和浩特市。战国时属赵及匈奴,秦属九原、云中两郡及匈奴、汉属并州之五原、朔方等 郡及匈奴、唐属关内道的丰胜等州,元属上都、集宁、全宁、 净州、应昌等路(府),清属内蒙古及察哈尔、山西。1928年 分置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省。1947年于当时已解放的辽、吉、 黑三省西部和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等省的蒙古族地区先后并入。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地方。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人口2405万。居民除蒙古族外,还有汉、回、 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
鄂尔多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鄂尔多斯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冬夏寒暑变化大。鄂尔多斯辖2个区和7个旗,市政府驻康巴什区。截至2020年11月,鄂尔多斯市常住人口为215.4万人。
鄂尔多斯景点:成吉思汗陵、响沙湾旅游景区、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鄂尔多斯恐龙足迹遗迹
一、成吉思汗陵
坐落在内蒙伊克召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市70公里。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统一蒙古诸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即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死。元朝建立后,成吉思汗被追尊为元太祖。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
正殿高26米,双层屋檐;东西殿高23米,单层屋檐;后殿和走廊高20米;从高处下望,整个大殿像一只雄鹰,正殿像鹰的头和身子,两个侧殿则似在雄鹰展开的双翼。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这里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二、响沙湾旅游景区
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金三角地带,景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居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金三角”开发区中心,被称作“黄河金腰带上的金纽扣”。
景区现基本上形成一村(一粒沙度假村)、一港(响沙湾港)、四岛(仙沙岛、悦沙岛、莲沙岛、福沙岛)的格局。响沙湾港是进入沙漠的必经之地,也是游客的集散地,从这里可以乘坐冲浪车进入仙沙岛、乘坐沙漠观光小火车进入悦沙岛。
仙沙岛是响沙湾游览项目最集中的地方,有沙漠探险与高空滑索,冲浪与秋千,轨道自行车,各种精彩刺激的体验活动,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游客。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惊险奇特的表演项目,高空走钢丝,环球飞车,刀山,吃火,喷火,还有果老剧场的大型演出《沙漠杂技大世界》在欢迎您。
三、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西南9公里处,是内蒙古中西部接待规模较大的草原休闲度假旅游区之一。
景区草场视野面积约30平方公里,核心区是由一个蒙古金帐和300多个蒙古包组成的蒙古包群。
“一心、两翼、六区”的布局突出了景区自然与人文资源特色。一心,即游憩集散中心;两翼,即民俗人文体验翼、草原自然风光翼;六区,即综合服务区、汽车营地区、民俗文化体验区、草原休闲娱乐区、草原休闲度假区、草原生态观光区六个功能区,整体景观如同一只展翅雄鹰翱翔在鄂尔多斯草原上。
四、鄂尔多斯恐龙足迹遗迹
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总面积77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1公顷,缓冲实验区面积767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区内分布广泛的多种类型的恐龙足迹化石,以及恐龙骨骼化石等。恐龙足迹化石主要散布于查布苏木阿茹布拉格和陶利嘎查境内,距乌兰镇75公里。鄂托克旗恐龙足迹化石及古脊椎化石是一种罕见的自然地质遗迹,其典型性、稀有性及代表性十分突出,区内化石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分布面积之广,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在长约30公里的早白垩纪灰色砂岩上,出露有近万个恐龙足迹化石,均为三趾型。一是从形态上分为:食肉类恐龙足迹化石、食植物类恐龙足迹化石及龙鸟类足迹化石三大类。二是从大小上可分为:大型(长度30Cm-60Cm);中型(长度10Cm-30Cm);小型(长度小于10Cm)。三是从行走方式上可分为:奔跑型、单足迹成直线型,间距大,一般超过两米;行走型,足迹成两行排列,单足间距为1m左右;群居杂乱型,多为龙鸟类。根据该区恐龙足迹化石得以如此完整地保存,反映了当时该生态环境有一次较大的变化。地面抬升,由多水的湖沼环境变成了较为干旱的环境,印有恐龙足迹的浅湖泊沙泥层出露水平,形成了干涸的沙地,太阳光的照射,使其固结成型,形成了当今保存较好的足迹化石,之后本区又一次变成了炎热潮湿的湖泊环境,湖水较深,沉积了大量的棕红色的湖泊软泥。自五、六十年代以来,先后有中国科学院、加拿大、比利时、美国、日本等国内外古生物学者来本区进行科学考察,国内外游客也有多批次来本区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