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是湖南省西部的一座地级市。在我外公眼中,曾经的张家界属于山高密林、穷山恶水、鸟不拉屎的地方。然后,今天的张家界早已经和昔日的穷山恶水没有任何关系了,因为现在的张家界是湖南省以及全中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张家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来的森林公园。据说韩国人对张家界特别喜欢,韩国人认为这一辈子不去一趟张家界等于枉活了。
张家界这块地方历史其实也是很悠久的。张家界原来的地名叫大庸,是因为在远古时期张家界是古庸国的所在地,也就是说庸这个字跟随了张家界上千年的历史。现在很多张家界土著人更喜欢大庸这个地方,在这些张家界土著人看来庸字更能代表张家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在全国设立三十六个郡,当时的澧水流域和沅江流域都属于黔中郡的管辖范围。而当时的张家界地区属于黔中郡的慈姑县管辖范围。慈姑县就是现在的湘西北慈利县,秦朝时期慈利地区是湘西北绝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汉时期,张家界地区开始出现独立的县级行政单位,西汉高祖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西汉政府在今天张家界地区设立充县,当时充县管辖范围是今天张家界永定、武陵源、桑植县一带。
三国时期,张家界成为一个郡级行政单位。东吴吴景帝孙休六年,也就是公元263年,天门山洞门大开,孙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吉祥的事,于是将原来的充县改为天门郡。在之后直到元朝,张家界地区一直是湘西北的政治经济中心。元成宗时期,元朝政府在慈利成立慈利州,湘西北政治经济中心再次短暂的回到了慈利。明朝朱元璋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369年,明朝政府废除慈利州,设立大庸县,但在明朝时候慈利县和大庸县都隶属于澧州管辖范围。明朝政府曾有过一段时间将常德府管辖范围内的安乡、澧县、石门划归岳州管辖,所以明朝一段时间大庸县隶属于岳州的澧州管辖范围。
大庸这个地名从明朝一直保留到公元1994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慈利县归属常德专区的管辖范围,大庸县归属于永顺专区的管辖范围,后来大庸县又划归为湘西自治州管辖。公元1988年,经过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地级市大庸市。公元1994年4月4日,中国国务院将大庸市改名为张家界市。
张家界这个名称据说在明朝就有了。明朝崇祯三年,也就是公元1630年,明朝政府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的森林土地做为封地赏给了一位叫张万聪的官员,因为张万聪镇守边疆有功。从此这一带森林成为了张氏家族的世袭领地,这片领地被老百姓们称之为张家界。张家界解放以后,公元1958年,政府在这里建立国营农场,政府将农场的名字命名为张家界农场。后来政府将张家界林场改造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随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一炮而红,于是国务院就将大庸市改名为张家界市。从此这个之前山高密林穷山恶水的地方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