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北接商丘、西接周口,南接阜阳、东接淮北、蚌埠 ,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辖谯城区和蒙城、涡阳、利辛三县,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1 花戏楼
又称山陕会馆,大关帝庙,是明清时期山西、陕西商人聚会的地方,因关羽是山西人,因此他们在此建关公庙,1676年始建花戏楼,花戏楼因精湛的雕刻、绚丽的彩绘而驰名中外,整个建筑分戏楼、钟楼、鼓楼、座楼和关帝庙大殿等几部分, 花戏楼有 “三绝”:正门前两根旗杆,旗杆分五节,每节分铸八卦蟠龙,顶端铸丹凤一只,造型生动,旗杆上还有三层方斗风铃24只,迎风叮当作响,清脆悦耳,是为花戏楼一绝,木雕共雕有三国戏文18出,人物数百个,神态各异,龙争虎斗,呼之欲出,为第二绝 ,花戏楼的山门是一座仿木结构的三层牌坊式建筑,上面镶嵌着立体水磨砖雕,在不足5厘米厚的水磨青砖面上,共雕人物115人,禽鸟33只,走兽67只,楼台殿阁多处,花草树木无数,内容涉及到中国的宗教、历史、政治、军事、风俗民情等诸多方面,砖雕是为第三绝。
2 曹操运兵道
又称曹操藏兵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军事设施,曹操运兵道包括谯望楼和古地道两个部分,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被誉为“地下长城”。
3 华祖庵
华祖庵为东汉时期医药学家华佗的庙祠,始建于唐宋年间,由庙祠、故居、古药园三个院落组成,庙祠内外双狮雄踞,古木虬枝盘空,殿宇辉煌,肃穆庄严。
4 道德中宫
又名老祖殿,始建于唐,重建于万历年间,为纪念老子的宫观。 宫前有问礼巷,传说是当年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地,欧阳修知亳州时有诗:“颖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乃得诒仙乡”,道德中宫现已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天静宫
坐落在涡阳涡北街道,是中国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教鼻祖老子诞生的地方(有争议,一说河南鹿邑),主殿老君殿,东西长47米,南北深28米,殿高23米,崇台高2米,堪称全国道观第一殿。殿内这三尊巨型青铜塑像,中间的是老子,两侧为尹喜和东华帝君,以老君殿为中心,整个建筑分中、东、西三路。中路建筑有山门、会仙桥、灵官殿、老君殿、三清殿等,东路为慈航殿、吕祖殿、天师殿、客堂、老子纪念馆–道之源陈列室及乾道舍;西路为财神殿、元辰殿、老祖殿、重阳殿、施恩堂、老子纪念馆–德之初陈列室和坤道舍,建筑采用唐宋风格,部分采用元明式样,整个建筑大气、庄重、宁静、清雅。
6 亳州市林拥城景区
位于高新区亳芜大道南侧,占地面积6700亩,景区内苗木种类152种,共计栽植苗木17万余棵,林草覆盖率达96.63%,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林、养生林,景区有自然科普区、主题游乐区、园林景观区、综合服务区、体育运动区五大板块,综合服务区建设了综合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综合体等游客服务项目;体育运动区规划了足球场、马术培训基地等项目。
7 华佗百草园位于亳州市古井大道西侧,总占地约2000亩。景区内有一座17米的土山丘,名为“鹿鸣山”,源于曹操《短歌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山上栽种的为多彩芝樱花,围绕山丘栽种有万寿菊、矮牵牛、孔雀草、马鞭草、鲁冰花,其中鲁冰花共计20万株,五颜六色的鲁冰花盛开时非常漂亮。
山下有湖,名为青囊湖,名字源于华佗《青囊经》。围绕青囊湖建有桃花岛、沙滩休闲地、玻璃观景栈道、阳光草坪等,可以为游客休闲娱乐,另外,华佗百草园内还有一些山丘,名为花千谷,栽种有粉黛乱子草等网红花。
特色小吃(部分)
1 牛肉馍是谯城区的特色小吃,它是以面粉做皮,黄牛肉、粉丝、葱等原料为馅,炕出来的一道美食.
2 阚疃板鸡是利辛县阚疃镇的一道传统特色美食,这道板鸡的制作吸取了百家制鸡的优势,再加上20多种名贵中草药调制的秘方,使卤制出来的板鸡香味醇厚,肉质鲜嫩,清脆爽口,令人回味。
3 熏牛肉是涡阳县义门镇的一道特色美食,采用的是传统的制作工艺熏制,做出了的熏牛肉形状整齐,闻着鲜香无比,颜色呈枣红色,肉质紧密,入口软脆,好嚼易烂,还具有很好的食疗功效。
4 干扣面是涡阳地区的一道风味面食,用的面条是碱面,比较粗,煮熟沥水后,搭配上豆芽,用葱花、蒜汁、味精、酱油等调料搅拌食用。
5 展沟烧饼是利辛的特色小吃,用面粉、猪油、五花肉和葱姜蒜等调料一起先制成饼胚,然后放在壁炉里烤制而成的,吃起来香酥可口。
6 粉皮很多地方都有,亳州的粉皮是用大米、红薯淀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等混合调成糊状,然后经过热水筛糊得以沉淀而成。在亳州粉皮既可以在饭店的餐桌上见到,也能够在路边摊里见到,既可以做菜也可以当小吃,是很受欢迎的一道美味。
7 亳州药膳,亳州是中华药都,药膳的发展已有着千百年的历史,东汉神医华佗更是把食补养生与健体养身巧妙结合,开创了平民养生的先河,经过历代不断的完善、总结和提高,形成了中华美食与中医药文化的最佳组合产品——中华药膳,倍受游客的喜爱。
8 苔干 涡阳县义门镇是全国最大的苔干生产、种植基地,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被命名为“中国苔干之乡”。苔干色泽鲜绿、质地爽口、味若海蜇,食用价值极高,清乾隆年间曾进贡朝廷,后年年进贡朝廷,故称之为“贡菜”。因其食之有声音,清脆爽口,六十年代被国家领导人形象地称之为“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