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差不多一个半月,湖南城市盘点终于要开始写长沙了,可能会分为几篇来写,笔者一直认为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刻板印象,长沙也不例外。很多人对长沙的印象是炎热天气、蛮霸性格、娱乐之城、网红之城和市井气息。但是历史上的长沙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
对于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点相信很多人不会怀疑,“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岳麓书院依旧矗立在岳麓山间,这也是长沙能吸引游客的一点。但是1938年的文夕大火,把长沙几千年的积淀燃烧殆尽。如今的长沙,除了岳麓山完整保留下来,其他景区要不战后重建,要不属于红色景点,至于其他现代化建筑就与其他城市区别不大。对于长沙的历史已经很难再从遗迹中去查看搜寻,这也是为什么湖南省博物馆一票难求的原因之一。
其实长沙作为地名,出现时间竟然是早于城市形成的,也是让笔者惊讶不已。
长沙之名最早也最有名的记载见于《逸周书·王会篇》。《逸周书》又名汲冢周书,相传是晋太康二年(281)得于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时期的魏安厘王墓中,那么其成书的时间则至少追溯到战国以前。
但随后梁启超先生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陈述了另一个观点 《逸周书·王会篇》是魏晋时期的仿作。即便如此,魏晋时期的著作也是很古老了。“王会篇”中记载了大约公元前11世纪周公营建雒邑竣工后,周成王大会诸侯的盛况。方物贡献给周王室的物品中有一件名为“长沙鳖”,根据孔晁注的“王会篇”,谓“长沙鳖” “特大而美故贡也”。古时的方物大多是以地而名,由此可见,长沙在当时已不是默默无名的存在。
《战国策·赵策》中有“长沙之难,太子横为质于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长沙,楚之粟也”等,可见长沙之名在战国时就屡见不鲜了。
如果有人会怀疑这些历史文献的真实性,当然也确实存在资料在流传过程中失实的情况,但还有一份资料,能成为长沙的佐证。1986年,在湖北荆沙铁路修建施工过程中,无意发掘的包山2号大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就有2件能够为长沙之名背书,一为 “长沙正”名“龚怿”,一为“长沙公之军”。要知道包山2号墓的时代为战国中期,时间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
以上种种资料显示,长沙这一地名的出现不晚于战国中期,而且最远可能要早于公元前11世纪,这也坐实了长沙历史古城的地位。晋代《湘川记》中就有记载:“秦分黔中郡以南之沙乡地区置长沙郡,则长沙之名始于洪荒之世,而以之为乡为郡,则在后世耳。”所谓的洪荒之世,也是指有人类聚居生活之始,其年代之久远可想而知。
春秋时期长沙纳入楚国版图,为楚南重镇。秦王扫六合,在全国立36郡,长沙郡名列其内。这也是长沙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分的最早依据,历代相传。
西汉封长沙国,都城为临湘。东汉复置长沙郡,三国时长沙属吴国。
两晋南朝置湘州,长沙为其治所。
隋唐两代改置潭州,长沙亦为治所。
五代十国时,楚踞湖南,以长沙府为国都。
宋代长沙是潭州和荆湖南路的治所。
元朝先后改置潭州路、天临路,长沙仍为其治所。
明清两朝长沙府辖12州县,长沙城为长沙府及长沙、善化两县的治所。清康熙三年(1664),两湖分藩,长沙即为湖南省治。
直至民国十一年(1922),长沙定为湖南省会,1933年正式设市,延续至今。
今天的长沙市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望城6区和长沙县,代管浏阳和宁乡2个县级市。
看过了长沙的历史,也看到了长沙随着朝代更迭的变化,那么很多小伙伴会问,长沙之名究竟从何而来?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长沙之名的由来。
其实古时的命名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第一,当地著名景点景观而得名,比如说衡阳,座靠衡山,位于其南部,古时山南水北为阳,因而得名。第二,因天象星宿得名,比如娄底,据传是因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在此交相辉映得名。第三,就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条件得名,比如说益阳沅江。第四,一些文人墨客的流传作品而得名。而长沙的得名,也有这些原因。
第一种,长沙之名得自于“长沙星”。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天象时,会选择一批星象作为定位观测的标志,类似于今天参照物,于是有了二十八星宿之说。当时的人们认为上有星象,下有相应的“星野”。而长沙对应天上的长沙星,其名也由此而来。像甘氏《星经》种就有记载:“长沙子一星,在轸之中,主寿命,小而明。”《湖广通志》最后的结论是:“长沙之名起于周,又曰星沙,以星名。”以星宿命名的说法,在笔者看来更多的还是给当时人一种吉利的彩头,事实并不一定如此。
第二种,长沙之名得名于“沙土之地”。长沙境内有湘江主干道,又有唠叨河,浏阳河等水利资源,加上地质结构为以石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及页岩等为基础,经过长年的外力作用,地层崩塌的岩石,经风化和水流的冲刷,使大量的砂、石都聚积于地表。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长沙市区所在的湘江河谷地带,分布着大片的沙滩,沙洲等,每当枯水时节,这些洲、滩露出,向人们展现出成片的砂土,即使到了现代,在湘江周边也能看到这些沙滩,沙洲的存在。不少古籍中都称长沙为沙乡或沙土之地,因此长沙是以地貌特征为名也是深入人心。
《遁甲记》中记载:“沙土之地,云阳氏之墟。” 南宋罗泌《路史》则说:“沙为长沙……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故轸宿中有长沙子。”按《路史》之说,长沙之名在少昊氏时业已存在,至少有4500年的历史。又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云:“《禹贡》荆州之域,春秋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乡为长沙郡,以统湘川。”
第三种,得名于长形的沙洲。长沙湘江中的水陆洲,长约5000米,宽约100米,是一较有特色的地理景观。
第四种,得名于“蛮越”语“祭礼女神的地方”。在楚国“南平蛮越”之前,长沙居民属“蛮越”族。在蛮越语中,“长”是“祭坛”的意思,“沙”是“女神”的意思,而不是“沙土之神”。“长沙”在蛮越中的含义就是“祭祀女神的地方”。至今,壮、侗诸民族聚居区还有女神崇拜的风俗,他们的成语中有“未立村塞,先立长沙”之语。
第一种,星宿的说法没办法进行有效验证,后经过各时代文人学者的研讨,第一种说法逐渐被否定。至于第二,第三种都是因为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的命名,整体的可信度较高。最后一种,是一家之言,当地的历史人文原因,虽无定论,但亦可作为一家之言。从笔者看来,以地质环境命名的可能性较大,也相对比较符合逻辑。但是命名这种事件,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一些文化脉络,至于具体出处,姑且看着就好。
长沙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出现别名和雅称不少,接下来看下,究竟有哪些。
长沙作为治所,亦有别名。作为县名,秦称“湘县”,汉称“临湘”,王莽新朝称“抚睦”。作为州治,晋至南北朝,长沙是湘州的州治,故长沙也称“湘州”;隋唐宋,长沙是潭州的州治,故长沙也称“潭州”。
长沙作为文人墨客荟萃之地,亦有雅称。古人以为长沙得名于“长沙星”,故长沙又称“星沙”,即使今天,当地人称呼长沙县依旧以星沙为多。唐韩愈登上长沙罗洋山,写有“星沙景物堪凝眺,遍地桑麻遍囿花”的诗句;南宋理学家真德秀知潭州时写有《星沙集志》一书,惜已失传。
长沙又有“湘城”之雅称。南宋大臣、宁乡县状元易祓《识山楼记》中有“自湘城归沩浦”之句,明将袁宗道作有《湘城歌》,清代陈运溶所撰《湘城访古录》和《湘城遗事记》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