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古名“州来”。
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
一起来看看这片土地上最久远并美好记忆的7处古镇。
正阳关镇属淮南寿县,名列中华八大关之一。曾经是淮上重镇,素有“小上海”之称。自民国到解放前夕为安徽八大要城之一。在其解放后,大批的商贾,资本家及军人,前往海外及宝岛台湾,其古镇人民海外亲属众多颇为壮观。
正阳关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玄帝庙,有建于清同治年间的三座古城门和许多古街古巷、古民居等。
正阳关,曾经繁华于淮河岸边的古镇,素来有“七十二水归正阳”的美誉。镇内古城门,上面写着“凤城首镇”四个大字。古城门上斑驳脱落的青砖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她所经历的沧桑。
位于淮南市寿县隐贤镇。古镇上,隐贤老街,青石板上凹陷的足迹印证着历史的悠久,古街的南端有赵策烈士墓,让隐贤人民保持着缅怀先烈,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优良传统。
西河沙滩约7.5公里,历有“西沙公园”的美称,有丰富的黄沙和铁砂资源,防护林绵延河畔,是人们夏季纳凉休闲的好去处。
大通区九龙岗镇是“淮南三镇”之一,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是淮南最早建设煤矿和铁路的地方,也曾是清末至建国前淮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淮南城市发展的根源所在。
这里现在被称为民国小镇。现存数量较多的民国时期和日伪统治时期的历史建筑,还存有清末从德国进口的克虏伯井架以及煤矿遗存,特色鲜明,其中不少保存较好。
田家庵古镇,是现代淮南城市的源头之一,见证了从“淮南三镇”到现代化能源城的的发展历程。光绪十三年(1887年),田氏夫妇在淮河渡口搭建庵棚,始有田家庵地名。民国7年(1918年),田家庵开埠。经过20世纪30~40年代的建设,田家庵初具城市雏形。20世纪50年代,淮南市人民政府入驻田家庵,田家庵市政设施逐步完善。以淮河码头、港口一路、港口二路、太平街、淮河路为代表的田家庵老街,形象地记述了田家庵的发展史、建设史。
走进田家庵老街,俯首皆是时光碎片。老建筑,是城市历史的见证。现存的老建筑,大都建设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红砖墙体的市人民政府大楼是老建筑的代表,对称的设计彰显中国传统审美标准,木制的门窗古朴庄严,大楼正面上的五角红星,至今仍闪烁着光辉。
千年古镇瓦埠,拥有2600多年历史,曾是东淝河沿岸重要的水路商贸河埠,素有“金瓦埠”之称。
这里,历代名人辈出,漫长岁月里,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26处,现存四条老街及古建筑、古民居十多处,另外还有宓子祠、宓子墓、清真寺、拐角楼、“瓦埠革命暴动”旧址、“中共寿县二次、三次、四次党代会”遗址、“寿凤临时中心县委”等遗址;
寿县安丰塘镇由苏王、戈店两乡合并而成,时称安丰塘乡。1997年撤乡建镇。因“天下第一塘”之称的古代水利工程安丰塘而得名。戈家店原为古安丰县城东关,明代曾在此设驿站。相传派有郭姓官员在此驻守,遂称郭家店。当地有戈姓家族,郭、戈谐音,逐渐演称为戈家店。安丰塘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胜古迹有安丰塘、孙公祠。古遗址有古安丰县城遗址、五代十国时南唐点将台遗址。古墓葬有曹都督墓、孤堆庙古墓、白马庙陶姓祖坟。古建筑有陈家祠堂等。还有安丰塘古代有名景点八处,这些都为安丰塘镇乃至寿县平添了一层神秘与光彩。
小甸镇是安徽省旅游乡镇、安徽省江淮分水岭重点治理乡镇,也是安徽省红色小镇。这里是安徽省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点燃寿县革命烽火,持续开展革命斗争活动的中心区域。1923年冬,曹蕴真、薛卓汉等在此创立小甸集特支,开展革命活动,创办淮上中学补习社,培养进步青年,特支直属党中央领导。
小甸镇依托现有的红色旅游资源,现已建设了小甸集特支纪念馆、淮上中学补习社、党旗文化广场、党史研究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红色纪念品展示中心和寿县革命烈士陵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