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

诸城景点有哪些地方好玩一点(东坡遗迹——诸城市超然台)

13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2-19 08:04:36    

在诸城,提到“台”字,就一定会想到其中之一的超然台。

古密州有八大胜景,超然四望、琅琊炊烟、马耳腰云、韩王坝月、五莲晚翠、九仙朝霞、龙潭雷声、卢洞清风,其中,诸城的超然台为八大胜景之首。

超然台位于诸城市政府北侧台高十余米,长150余米,总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苏轼是在熙宁七年(1074年)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在密州任职期间,体察民情,抗灾救灾,做到为老百姓谋好处。熙宁八年(1075年),建造了超然台,成为当时密州的地标性建筑,并在此台上做出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思念弟弟苏辙。后人缅怀苏轼,元明清时曾多次重修超然台。

超然台

苏轼在密州时,苏辙在齐州(今济南)任掌书记。熙宁八年(1075年)苏辙接到哥哥苏轼来信。回信给苏轼,其中信的内容里引用了《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尝试用“超然”为它命名这样既能“自得其乐”,又能给他人解闷开心何乐而不为呀。

苏辙想到这里,趁着热度,即刻泼墨运笔,写下了《超然台赋》,把自己所思所想的,全部对自己的哥哥苏轼说了。苏轼接到苏辙来信,见到“超然”两字赞不绝口,一拍即合,就叫“超然台”了!苏轼十分赞赏苏辙的观点。苏轼翻阅着弟弟苏辙的《超然台赋》,全然不顾了,注意力特别集中。读罢,意犹未尽,自己想说点什么。苏轼立刻取笔砚来尽兴写下《超然台记》。

一篇《超然台赋》,一篇《超然台记》,这一赋一记,使读者明白了苏轼弟兄俩建超然台的共同愿景。苏轼葺建“北台”,苏辙起名“超然”即“超然台”,可见亲弟兄之间是何等地默契!从此,“北台”名正言顺地叫“超然台”了。

超然台记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这篇文章说明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即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无所希冀,无所追求,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就不会有什么烦恼,能成为二个知足者常乐的人。

登上超然台,与苏东坡畅谈豪放,一起“把酒问青天”!

相关文章

  • 湖南长沙市内十个旅游景点

    2025-05-10 00:57:03
  • 山东威海别名“威海卫”,“威海”旅游景点攻略来袭

    2025-05-10 00:13:30
  • 长沙十大最好玩著名旅游景点,看看你去过几个?

    2025-05-09 09:17:45
  • 甘肃岷县旅游景点大全

    2025-05-09 08:34:56
  • 山东威海旅游路线

    2025-05-08 03: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