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南窖乡花港红色洞渠展览馆是对“苦熬不如苦干”的花港精神内涵的系统梳理和集中展示。
展馆建筑面积300平米,设计序厅、多功能活动区和三个主要单元共五大部分,24处驻足点位。
展厅以上世纪70年代花港村党员领导干部带领全村人克服万难人工开山引水的壮举为主线,把“人”和“事”作为展览核心,多角度深入挖掘花港村艰苦卓绝的开凿过程和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生动、立体、真实地还原再现花港村党员干部群众,以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攻坚克难凿山引水的感人场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创作地旧址位于霞云岭乡境内堂上村,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里讲述了1943年曹火星在堂上村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的经过,重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并将北京市、房山区的主要发展成就融入历史脉络,不断激发游客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王家台烈士陵园位于霞云岭乡王家台村,陵园内掩埋着抗日战争中牺牲在这里的五十多位革命烈士。
为缅怀烈士,一九三九年二月,中共房(山)良(乡)联合县工作委员会和房良联合县政府在王家台村修建了烈士公墓,并立墓碑一座,碑首刻有“民族之光”四个大字,刚劲挺拔,光彩夺目。
并由王金生书写了碑文。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公墓,修建了围墙,建成了烈士陵园。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位于房山区西南侧的周口店镇,是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修建起来的景区,以博物馆、遗址公园和自然风光为主。
博物馆通过文字、图片、化石、骨头和众多遗址内发掘出的文物展示了“北京人”生活的场景和发展历史。
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坐落于北京西南郊的原子科学城,这里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先后有7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60余位两院院士在这里工作过。
中国核工业科技馆总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展区面积7000平方米,通过大量历史文物、实物模型及多媒体互动展项,展示核工业成就、弘扬核工业精神、普及核科学知识、描绘核科学未来。
设有中国核工业、探索核奥秘、核燃料循环、开发核能源、核在我身边、核在国防中、核与辐射安全等常设展厅,其中主展厅为中国核工业展厅,介绍中国核工业六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示“两弹一星”精神谱系的传承和发展。
韩村河旅游景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距市区49公里。
走在韩村河的街道上,仿佛置身于欧洲的某个小城镇。
这是因为街道两旁的房子,全是一栋栋状如别墅的小楼。
明快和谐的红顶白墙、红顶黄墙或黄顶黄墙,明亮的塑钢玻璃窗,宽敞的观景阳台,大气庄重的中式琉璃瓦飞檐伴同秀美挺拔的欧式尖顶、圆柱,在阳光下一同展示着亮丽的风采。
不同风格的别墅楼区、宽敞的街道、高雅的建筑、现代蔬菜大棚、花卉基地、星级饭店、村办大学、公园、医院等组成了中国新农村的风貌,被评为“京郊双文明第一村”,赢得了“乡村都市”之美誉,为国家AAA级旅游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位于房山区长沟镇,占地面积91.65亩,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博物馆具有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地质研究、宣传展示、信息交流五大功能。
馆内设有开篇厅、地史演化厅、八大园区厅、国内外世界地质公园展厅、实物标本厅、展望厅六大展厅,以及4D影院和报告厅,同时还有科研科普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
馆外设有科普广场,有大型标本和地学名人雕塑。
云居寺是佛教重要传播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图书馆,刻经史历时六个朝代、1039年,保存着14278块石经,传承了“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一丝不苟、默默奉献”的房山石经精神。
隋朝末年,天下战乱四起,云居寺创始人静琬带领徒弟们克服重重困难在白带山石刻经文,以传后世。
在静婉去世后,他的徒弟继续他未竟的事业,后世弟子们薪火相传,持续千载,建成了全世界最大、最古老的石刻图书馆,创造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迹。
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十渡村南,距北京市区约100公里。
馆内展出的是以平西抗战史料为主要内容的抗战历史长廊,馆里众多的文物、照片资料向人们讲述着平西人民这段光荣的历程。
馆外有平西抗日纪念碑、百名抗日烈士碑林等活动场地,是一所集宣传、教育、参观、游览于一体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百花山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莲花庵,距北京市区110公里。
2006年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百花山景区,2010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
百花山景区自然景观绚丽多彩,生态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自古就是京郊旅游观赏、避暑度假的胜地,四季景致皆不同,日出云海百花盛,被誉为“京郊生态名山,人类绿色家园”,有“仙山神韵,上帝花园”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