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走入埃及
下午晚餐前,游轮到达终点站卢克索。游客不需下船,而且还提供晚餐和住宿直到第二天上午,这是埃及游轮更加人性的思考。
在古埃及,卢克索叫底比斯,是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首都。尼罗河将其分为了东西两部分,东岸的神庙与西岸的墓地隔水相望,这里是一个天堂与地狱交汇的地方。
埃及人常说 : “没有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因为卢克索承载着太多厚重的古埃及历史文化渊源,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卢克索的神庙是埃及最具影响力的神庙,地位甚至超过金字塔。
晚餐后,我们坐车来到著名的卢克索神庙。神庙是不同朝代众多法老共同修建的产物,同时供奉太阳神阿蒙、秃鹫女神穆特和月亮神科恩苏。太阳神和秃鹫女神是夫妻,月亮神是他们的子女。
我们现在看到的卢克索神庙可以说是个历史大杂绘。其中有古埃及的神庙,有罗马时代建造的教堂,还有阿拉泊人修建清真寺。最早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命令他的建筑师在女王哈特谢普苏特建造神殿的旧址上续建了圣殿、柱殿和后院。阿蒙霍特普四世在神庙的边缘建造了阿顿神庙。图坦卡蒙也继续修建,哈伦海布完成了柱殿。拉美西斯二世建造了第二庭院、大门和方尖塔。内克塔内布一世建造了大门前的院子。亚历山大大帝下令改造圣殿,将支撑屋顶的四根柱子改为一座小礼拜堂。在罗马帝国时期整个神庙被结合到一座要塞中。公元后一开始的几个世纪里整个神庙内还建造了四座教堂。神殿前半部的列柱群上还耸立着十九世纪修建的阿布·埃尔·哈加格清真寺,那里曾经是一座教堂的遗址。因为十九世纪时整座神殿被尼罗河泥沙掩盖,阿拉伯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建了清真寺。如今其居于数根石柱之上,也被称为悬空清真寺。
我们下车购票进入大门,来到内克塔内布一世修建的前院,前院的围墙已经所剩无几,只有一座泥砖修建的赛拉匹斯小神庙还立在北面。站在院中,可以看到一条狮身人面像大道,大道两旁蹲坐着众多狮身人面雕像。道路通向东北与二点五公里外的卡纳克神庙相连。不久以前,这条大道还压在城市建筑的下面,直到本世纪初才开始挖掘清理。
顺着狮身人面像大道往前走,我们来到卢克索神庙大门前,立刻被神庙大门高大恢宏的气势所感染。大门前面立着一座高大的方尖碑和二座威严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像,特别是左边那座比较完整,很有神韵!现存的方尖碑高二十五米,高大挺拔,左侧有两株笔直的棕榈与其相互辉映,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塔门前曾经有六尊塑像和一对巨大的方尖碑,如今也仅存三尊塑像,另外三尊己不知去向。而另一座方尖碑只遗留了一个底座,碑体则在一八三八年被国王穆罕默德 ·阿里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法国仅回赠了一个座钟以示感谢,但更令埃及人气愤的是,换来的座钟第二天便停摆了,法国从来没有派人来修,理由是造钟的人已位去世。神庙入口高大的塔门上描绘当时节日景象和拉美西斯二世在叙利亚作战情景的浮雕已模糊不清。
进入神庙,第一扇塔门之后即为著名的拉美西斯庭院,入口处左右各有一座拉美西斯二世的座像,座椅内侧是一幅手持莲花和纸莎草的尼罗河神壁画,象征上下埃及的统一,它的下方,是征战异邦、捕获战俘的胜利画面。庭院内两排十四根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廊柱寓意深刻,是拉美西斯二世专为纪念爱妃妮菲塔丽二月十四日生日所设计,柱顶的莲花造型非常优美,每一根柱子都代表了法老的威严。庭院四周三面建有双排的纸莎草束状的石柱,柱顶呈伞形花序,令整个庭院恢弘大气。
庭院东面左侧顶上有一座清真寺,位于神庙地基以上五米高的地方。这是阿拉伯人进入埃及以后,建造了这座阿布•拉•哈奇清真寺。当初建这座清真寺时,因为卢克索神庙已近乎埋入地下,露出地面的神庙顶部便成了清真寺的地基。如今,考古学者又把神庙从淤泥中挖掘了出来,使得这座清真寺看上去仿佛成了架在神庙上的阁楼。
廊柱后面的第二院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的场院。阿蒙霍特普三世(约公元前1391年—前1353年)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在位三十八年,第十八王朝在他统治时达到全盛。他大力发展对外关系,与巴比伦、米坦尼及塞浦路斯等国国王修好,修建了包括卢克索神庙,门农巨像和阿蒙霍特普祈灵殿在内的诸多宏伟建筑,被誉为法老艺术家。
第二院的气势不亚于拉美西斯庭院,三面也有双层纸莎草柱围绕,南面的廊柱殿由四排共三十二根立柱构成,既简洁明快,又庄严肃穆。神庙的石壁和廊柱上有大量精美的浮雕和壁画,有些壁画被基督徒用自己的壁画覆盖上,庙内还建有天主教和基督教教堂,处处留下了异域文化侵入的痕迹,神殿里许多法老王雕像的脸部被刮伤捣毁,也是因教徒们要藉此摧毁人民对法老王的崇拜。
我站在后院高高的石柱下面,举目仰观在这座存世几千年古老的神庙,看那高耸的方尖碑,看那厚重的塔门和精美的雕像﹑一种神奇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自己置身于天国的门口一样。整个神庙虽然构造己不严谨,但瑕不掩瑜,仍然是古埃及人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