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

襄阳十大名胜古迹 ,你都看了吗?

17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0-04 12:46:19    

1古隆中石牌坊

隆中的标志性建筑,清光绪十九年所建。仿木结构,四柱三门楼式高约6米,宽约10米。牌坊正中的字碑上雕刻“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大书“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名句。古籍记载:襄阳城西有山,隆然而中起,号曰隆中。隆中可谓“地于山而得名,山于人而得灵”,这个给隆中山增添灵气的人就是诸葛亮。

2隆中书院

始建于五代天福年间,当时被称为五灵王学业堂。到了元代末年,广德寺书院迁到隆中后,与原来的书院合并,统称为隆中书院。隆中书院,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3.44平方米,分为序言厅、励志厅、勤政厅、廉政厅、诫子厅、展望厅六大板块。它集中为我们展现了诸葛亮的一生,再现了其从励志成才、勤廉治国到子女教育等多个方面的事迹和思想。

3腾龙阁

腾龙阁处于隆中山顶,总共高十层,是登高远眺襄阳城的绝佳地点。腾龙阁是外五内九的建筑,第三、五、七、九层是瞭望台,随着一层层的登高,所看的风景不同,感受也自有不同。远远望去,但见是阁高大宏伟,雄壮绝世,飞阁流丹,八檐凌空。近看是阁构心斗角,金碧辉煌,五层外廊回环,披绿染翠,禽鸟临戏。身临极顶,汉水帆影历历在目。注目阁内,但见诸葛精神凸显,诗画琳琅满目,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山色、文化、汉水、帆影共同组成了这处别具特色的人间仙景。

4武侯祠

始建于晋朝,是祀奉诸葛亮的祠宇,位于隆中山腰,后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兴废频仍,现今建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荆襄观察史蒋兴岂重建。祠宇为四进三院层台式建筑,主殿内有诸葛亮及其子孙诸葛瞻、诸葛尚塑像供人瞻仰、祭拜。祠内还有一株400余年的金桂,颇有灵气。

5三顾堂

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的纪念堂。三顾堂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草庐而修建的纪念堂。现存三顾堂的主体,是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由赵宏恩在三顾堂原址上重建的。三顾堂门口的对联写着“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两表”指的就是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一对”则是指著名的《隆中对》。

6诸葛草庐

诸葛草庐是诸葛亮当年在隆中卧读躬耕、生活起居之处,电视连续剧《诸葛亮》曾在此拍摄。草庐风格为仿汉式建筑,用于再现诸葛亮当年在隆中饮食起居的生活,内有木牛流马、状元树等物件。

7六角井

六角井自诸葛亮离开隆中之后,隆中在历史上曾经历了几次比较严重的破坏,而诸葛亮出山后唯一保留下来的有关他生活的遗迹,就只有这口诸葛亮当年在此居住时用过的生活用水井—六角井,这口井也可以说是隆中的镇山之宝。六角井由砖砌六边形的外观所得名,史料记载井深原有五丈,也就相当于15米左右,但由于时间久远,井底淤泥沉积,到现在也就只有5米多深了,但依然有水,且清澈见底。这口井也是书中记载最早、最详的实物,东晋时期襄阳史学家习凿齿在《襄阳记》中,以及郦道元的《水经注》中都曾对这口井做过详细的记载。

8抱膝亭

抱膝亭在三顾堂前东面100米处,有一处纪念诸葛亮寓居隆中时抱膝长吟的建筑——抱膝亭,是光绪十四年至十九年(公元1888—1893年)湖北提督程文炳在郧襄观察使赵宏恩所修建躬耕亭的位置上重修的。整座亭阁在绿茵之中,六角形,三檐三层,檐角高跷,造型挺秀端庄。亭内有木梯可登楼赏景,别有一番情趣。亭前立有“抱膝处”石碑一通,石碑上的字是由程文炳所书。

9躬耕田

诸葛亮在隆中居住时,和弟弟诸葛均一起开荒种地,过着自给自足的躬耕生活。1984年,隆中风景区在躬耕田的中间立单檐庑殿顶式亭阁一座,亭上方有“田园淡泊”匾额,亭中是2002年前国家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到访隆中时所题写的“躬耕陇亩”碑。每逢春季,亭阁周围金黄的油菜花遍布,仿佛述说青年诸葛亮的隐居时光。

10老龙洞

老龙洞位于隆中山脚下,周围松柏交翠,山水相映,茂林修竹。大家可能会感到,此时的古隆中更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老龙洞的传说很多,相传老龙洞很深,有人说它通到南漳,更有人说他可以通到四川。

相关文章

  • 江西省旅游景点大全,你一共去过几个?

    2025-06-24 01:16:40
  • 贺州市平桂区,这13个旅游景点,您打卡几个?

    2025-06-24 00:13:27
  • 中国汕头有五大美食排名,你知道是哪五种美食吗?

    2025-06-23 01:38:31
  • 大连旅游胜地 :必去的打卡之地,你知道几个?

    2025-06-23 00:10:11
  • 长沙旅游景点大全,你知道几个

    2025-06-22 01: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