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

湖北省辖县、市—当阳市简介

12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0-11 07:27:08    

当阳市地图

邮编:444100 代码:420582 区号:0717 拼音:Dāng Yáng Shì 英译:Dangyang City

湖北省辖县级市,宜昌市代管。位于湖北省中部偏西,沮漳河中、下游。总面积2159平方千米。全市辖3个街道、7个镇:玉阳街道、坝陵街道、玉泉街道、两河镇、河溶镇、淯溪镇、庙前镇、王店镇、半月镇、草埠湖镇。市政府驻玉阳街道。

地处荆山山脉向江汉平原延伸地带,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形态各异,山地、丘陵、岗地、平原错综分布,属江汉平原“镶嵌构造”地带。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2%,平均海拔500米以上,丘陵岗地占总面积的52%,海拔在100-500米之间,平原占总面积的46.8%,有冲积、堆积和湖成平原,间有湖泊,海拔100米以下。境内最高处为干溪南包,海拔1083.8米,最低处是季家湖,海拔39.7米。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8℃,年均降水量917.3毫米。铜、铁、磷、煤炭、石英砂储量丰富。工业以机械、化工、电子、轻纺、食品为重点。农业以粮食、棉花、油料种植为主,是全国商品粮、商品鱼、瘦肉型猪、水果及速成丰产林五大基地建设县(市)。焦(作)柳(州)铁路斜穿过境,汉(口)宜(昌)、宜(昌)当(阳)、皂(市)当(阳)、远(安)当(阳)公路交织成网。内河水运自荆州市入长江。当阳机场军民两用。三国古战场遗址遍及境内,有长坂坡、关帝陵等景点数1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泉寺为历代佛教圣地。玉泉山堆兰挽翠、苍翠欲滴,有“三楚名山”美称,山前有南宋所建大雄宝殿和铸于北宋的玉泉铁塔。

新石器时代,境内沿沮漳河流域,已形成原始社会群落。

商,属权国。

春秋时期,属楚地。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白起伐楚,在郢都置南郡,始设当阳县。其境东临汉水,西抵沮河,南至麦城,北达今荆门中部。

秦,取消当阳县,其地并入郢县,属南郡。

西汉,当阳地域初为临江国,后置江陵县。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析江陵复置当阳县,领辖境域如初,其县城后迁至沮漳流域,滨临漳河。新莽代汉(9~24年),升编县为南顺郡,领鄀县、当阳县。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魏武得荆州,废南顺郡复置编县,与当阳县同属南郡。建安十四年(209年),曹仁败北,当阳、编县同属东吴南郡。建安十九年(214年),吴蜀分荆州,当阳、编县属蜀汉。

三国时期,吴置南郡,当阳属南郡。

西晋,沿吴制。东晋永和八年(352年),划当阳县东境置武宁县。隆安五年(401年),移沮漳流域2000户设武宁郡。同时,废武宁县设长宁县。当阳县境西迁,领地越过沮水,辖区至原临沮县南境。当阳县城迁至今玉阳镇。当阳、长宁同属武宁郡。不久,与编县同属南郡。

南北朝时,宋、齐沿晋制。梁天监元年(502年),划当阳、编县地置安居县,属南郡。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划当阳地置绿林县。当阳、安居、绿林同属上黄郡。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当阳、编县合并,置平州。

隋开皇七年(587年),废平州为玉州,属荆州总管府。开皇九年(589年),废玉州及所领属地,复置当阳县。开皇十八年,废安居县为昭丘县。大业元年(605年),废昭丘县为荆台县。不久,将荆台县并入当阳县,属南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将当阳改称基州,不久改为平州。武德六年(623年),改平州为玉州。武德八年(625年),废玉州,复置当阳县,属江陵郡。贞元二十年(804年),废当阳县入荆门县,属江陵郡。

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在当阳设荆门军,领长林,属江陵府。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复置当阳县。荆门军治移长林,领当阳县,属荆湖北路。熙宁六年(1073年),废军,当阳、长林县属江陵府。元祐三年(1088年)复立荆门军,仍领长林、当阳县。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废当阳入长林县,属荆门军。绍兴十六年(1146年),复置当阳县。荆门军移至荆门,属江陵府。端平三年(1236年),荆门军迁回当阳,以长林为属县,属江陵府。当阳县治废。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荆门军为荆门府,仍治当阳,属河南行省。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荆门府为荆门州,仍置当阳县,隶属荆门州,随州属荆湖北道宣慰司。

明洪武元年(1368年),当阳县隶属荆州府。洪武四年(1371年),当阳县属荆门州。洪武十年(1378年),废当阳入荆门县,属荆州府。洪武十三年(1381年),复置当阳县,属荆门州。嘉靖十年(1531年),当阳县随荆门州隶属承天府。

清顺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当阳县随荆门州属安陆府。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荆门州为荆门直隶州,当阳、远安随州属湖北布政司。

中华民国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1912年),当阳县属襄阳道。民国二年(1913年),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废道存县,当阳属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湖北省第六督察区。其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32年成立荆当县革命委员会。1940年成立当阳县行政委员会。1948年7月成立荆当县人民民主政府。1949年1月成立当阳专署,辖荆当县。1949年5月撤当阳专署,成立宜昌专署。同时,荆当分治,当阳县隶属宜昌专署。

新中国建立后,当阳县治机构名称虽几经变更,但县名及隶属关系未变。1955年,当阳县人民政府改称当阳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9月成立当阳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1月1日恢复当阳县人民政府,属湖北省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撤县设市。当阳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当阳市从1989年1月1日正式建立。1992年3月,宜昌地市合并,当阳隶属宜昌市。

1996年,当阳市面积2038平方千米,人口约46万人。辖3个街道、7个镇、7个乡:玉阳街道、玉泉街道、坝陵街道、慈化镇、河溶镇、淯溪镇、庙前镇、干溪镇、王店镇、半月镇、官垱乡、胡场乡、两河乡、脚东乡、陈院乡、烟集乡、双莲乡。市政府驻玉阳。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当阳市总人口495946人,其中(3个街道、8个镇、6个乡):玉阳街道87219人,坝陵街道23695人,玉泉街道24830人,慈化镇31251人,两河镇32117人,河溶镇40298人,育溪镇32626人,庙前镇16383人,干溪镇22316人,王店镇22537人,半月镇31904人,胡场乡22043人,官当乡17695人,脚东乡15606人,陈院乡8664人,烟集乡24494人,双莲乡18042人,草埠湖管理区24226人。

2004年,设立草埠湖镇,以原草埠湖农场的范围为草埠湖镇的行政区域,镇政府驻镇头山。2004年末,当阳市总人口485715人。辖3个街道、7个镇,19个居委会、161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当阳市常住总人口468293人,其中:玉阳街道104568人,坝陵街道54384人,玉泉街道45390人,两河镇32412人,河溶镇51339人,育溪镇50205人,庙前镇36917人,王店镇39481人,半月镇32749人,草埠湖镇20848人。

2021年末,当阳市常住人口41.75万人,户籍人口46万人。

相关文章

  • 江西省旅游景点大全,你一共去过几个?

    2025-06-24 01:16:40
  • 贺州市平桂区,这13个旅游景点,您打卡几个?

    2025-06-24 00:13:27
  • 中国汕头有五大美食排名,你知道是哪五种美食吗?

    2025-06-23 01:38:31
  • 大连旅游胜地 :必去的打卡之地,你知道几个?

    2025-06-23 00:10:11
  • 长沙旅游景点大全,你知道几个

    2025-06-22 01: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