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美食 >

河南三门峡美食 文化圣地 天鹅之城 黄河岸边璀璨明珠 吃在三门峡

15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4 13:15:32    

游河南:山水因文化而神奇,文化因山水而精彩,共享人文与山水的和谐。

去到三门峡,一定要带回当地的特产,也要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下面这些你看看有需要的吗?

三门峡的小吃美食

水花佛手糖糕:是三门峡市的传统特产,为陕州四大名吃(另外三个是观音堂牛肉、陕州糟蛋、大营麻花)之一,堪称“豫西一绝”,《三门峡市志》等均有记载。该产品是一种外形独特的面食,表层用面粉堆叠起泡,成品色泽红亮,状如佛手。吃来外酥内软、软而不黏、香而不腻,风味别致,深受人们喜爱。相传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太后逃难西安。返京途中,路经陕州,当时的知州为献媚取宠,灵机一动,令人制作出这种别出心裁的水花佛手糖糕。笃信佛教的慈禧看到“佛手”,以为是吉祥之兆,颇为欣喜,品尝之后,十分称赞,还赐给制作厨师一件黄马褂。从此,水花佛手糖糕便名声大振。

观音堂牛肉:是豫西地区的传统地方名吃,其用料严格,制作方法独特:先将宰杀的鲜牛肉置于盛满清水的缸中,加入食盐、火硝腌渍。时间长短根据季节而定,一般冬季为一个月,夏季三四天,春秋两季七八天,直到腌得里外透红为止。腌好后,放进大锅沸煮,一般需六七个小时;在沸煮中,一次放进适量的茴香、丁香、白芷、姜、蒜、辣椒等;勤翻勤看,控制火候,以煮烂肉不散为止。观音堂牛肉,色泽鲜艳,酱香浓郁,咸味适度,肉嫩可口。

陕州糟蛋:糟蛋系采用鸡蛋和黄酒酒糟加工酿制而成。相传是晚清时期,浙江绍兴一个酿酒师傅把这种工艺传到了陕州,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用料严格,工艺讲究,经自然阳光加温酿制,历时春夏秋冬四季方可制成。成品蛋蛋心呈红黄色细腻糊状,无硬心,有蛋香、脂香、酒香等多种香味,味悠长可口,风味独特。成品蛋宜存放于阴凉处,随吃随捞,食时去壳,加香油少许。

大营麻花:始于清朝,源于陕县大营村,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其独特的配料和口感,有别于天津、山西、陕西等地麻花,成为享誉晋、陕、豫“金三角”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其基本配料为精面、食盐、鸡蛋、糖等,分为甜、咸两种,具有“香、酥、脆”之特点。大营麻花的起源和一个动人的传说有关。据村中老人回忆,明末时,大营一带毒蝎横行,危害甚广。遭毒蝎蛰者约有半数不治而亡。人们为了诅咒蝎害,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成毒蝎尾巴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演变成了麻花。所以,大营麻花被赋予了吉祥如意、康泰平安的寓意。每逢年节或红白喜事,当地人总要用麻花待客或作为馈赠佳品传情达意。

大营麻花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及联络情谊的特殊作用,逐渐成为带有浓郁豫西风情的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9月27日,大营麻花生产大户刘和平炸出一根长2.66米、直径0.3米、重达88公斤的巨型麻花,冲击吉尼斯世界麻花纪录,并获成功,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作过专题报道。

卢氏麻片:为三门峡卢氏县传统名食,相传唐朝武则天游览卢氏九龙潭时曾品尝再三,并确定为宫廷贡品。卢氏县一带盛产芝麻,芝麻是加工麻片的主要原料之一。卢氏擀制麻片工艺精湛,主要选用白糖和芝麻,以优质饴糖和蛋清作原料,经过原料加工、严格掌握火候熬制、快速切片等工序精制而成。产品色泽淡黄,芝麻排列均匀,片薄透亮,酥脆香甜,深受人们称赞。

大刀面:大刀面是灵宝脍炙人口的风味小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切面的大刀长3尺、宽5寸,颇像铡刀。面擀成一尺多宽的薄面皮折叠成十余层,用大刀切制成面条。因刀法不同,大刀面又分为四个品种:细面,其细如挂面;帘子蔑面,粗细如帘蓖;宽面,宽如韭菜(多做成干捞面);闪刀面,如两个韭菜叶宽,切面时,实切一刀,闪宽一刀,故名闪刀,通常是早晨卖细面、帘篦面,中午卖宽面。调味以酸、辣为主,浇面的配菜可视节令变化而选择。

馍夹凉粉:是灵宝的一味特色百家饭。所谓的凉粉,就是灵宝最具特色的一生凉粉。把凉粉置于很大的平底锅中,加上必要的作料炒着吃,随来随炒,热气腾腾,在秋冬季节吃,让人感到十分的暖和。馍就是灵宝特有的石子馍,用手掰个口,就可看到它实际上有两层。它不同于陕西的石子馍,只有一层,且干。两层的灵宝石子馍利于储热,也利于保湿,馍里面的热气跑不出去,所以吃起来口感好,它与凉粉是最好的搭档!

甑糕:是灵宝的地方风味小吃,相传几百年前由陕西传入。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可放置在锅上蒸食物的古老炊具,灵宝俗名劲子,故而甑糕也叫劲糕。据传,甑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又有陶甑,商周时代发展为青铜铸成,铁器产生后,又变成了铁甑,如今也有用白铁叶子焊成的。陶甑蒸出来的甑糕质量最好。甄糕的原料是江米、大枣(以灵宝毛头枣最好)。甑糕形色俱佳,软硬适度,软甜黏劲,味道醇厚,实为冬春早点的佳品。

甑糕除了炊具古老以外,它还是由中国3000多年前西周时期王子专用的食品“糗饵粉糍”演变而来的。《周礼·天宫》有羞笾之食糗饵粉糍的记载,粉糍是在糯米粉内加入豆沙馅(古时叫豆屑末)蒸成的饼糕。先秦的粉糍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馅蒸成的糕饼,并不放枣,到了唐代才发展成枣米合蒸。如今的甑糕与唐代韦巨源宴请中宗皇帝的“烧尾宴”中的“水晶龙凤糕”一脉相承。

鲤面焙面:是河南也是三门峡的传统名菜。选用黄河鲤鱼,以”糖醋汁”和油炸丝面条浇拌而食。所用焙面以手工制成,细如发丝,被誉为”龙须面”。这道莱色泽柿红,甜中透酸,酸中微咸,肉嫩而不腻,焙面酥脆易化,吸收糖醋汁,别具风味。

脂油烧饼:又叫脂油饼,是灵宝的一大名吃。它呈扁圆形,旋纹相套,外观焦黄明亮,咬开后层次分明,每层薄如纸,外酥内软,浓香扑鼻。脂油烧饼工艺精巧,主要原料为面粉、猪板油、棉子油、食盐、碱面等。其吃法有两种,一种是让厨师挤压抖开,一眨眼一个饼堆满一碟子,蓬蓬松松,成条成片,用筷子夹着吃;另一种是保持饼的原状,食之各具风味。

面豆:三门峡人与黄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传统小吃——面豆,是祖祖辈辈黄土人制作的传家美食。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家家都要炕面豆,一是为了招待客人,二是在过年时大人、小孩都有零食小吃。面豆酥脆可口,方便携带,也能长时间保存,具有养胃、开胃的作用,后来就成了豫西一带人出门远行时携带的小吃,制作时间也就不局限于腊月二十三了,而成了具有浓郁农家特色的风味小吃了。面豆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用精制的小麦面经过揉面、发酵、搓揉成条、刀切成如大豆一样的颗粒后用白绵土做介质焙烤而成。不同的佐料就有不同的风味,巧手的媳妇还能够做出不同形状的面豆来。

灵宝肉夹馍:灵宝人招待外地人,一般少不了肉夹馍。外地人吃了,嘴留余香,回味无穷,便聊起肉夹馍的话题,经常有人发问:“明明是馍夹肉,为啥偏偏叫‘肉夹馍’?夹肉的明明是饼,又为啥叫馍?”关于为啥叫肉夹馍的说辞还真不少。有人说肉夹馍属于倒装句,其意为“肉夹于馍中”。这种说法有些牵强,老百姓又没有多少文化,不会文绉绉地讲文言文。有人说馍夹肉听起来像“没夹肉”,实在不好听,干脆吆喝成了肉夹馍。这种说法也不太靠谱,像是编造的故事。还有人说肉夹馍的由来很简单,以前老百姓平时吃不上肉,肉在老百姓眼里比馍金贵,所以叫卖时把肉喊在馍的前面,这样更响亮、更诱人。这种说法倒还还有几分道理。

至于饼为什么又叫馍,在当地方言中,饼就是馍,馍也叫饼,饼馍不分家,都是一回事。若真要区别开来,可能是饼又扁又圆,比馍更容易夹肉吧。

虢国羊肉汤:是北方地域特有的风味吃食,更确切一些,是黄河流域独有的一道特色美食。一碗老汤,四溢香气,沿宁、青、甘、蒙、陕、晋、豫、冀、鲁,一路飘荡。制作时一般选在午后就地取羊,剔骨去肉,连下水入锅,投香料包,添足井水,劈柴大火催开,撇去浮沫。中途,捞取羊肉、羊杂等物,余骨架、羊头,复坐老虎灶上,文火慢烧,炖熬一夜。凌晨,燃大火烧开,汤成,浪花翻滚,水雾袅袅,一锅奶白。

石子馍:又称石子烧饼。因用豆石在鏊上面垫底烙熟而得名,其历史源远流长,兼有原始的制作方法,是灵宝、卢氏的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小油(植物油)、食盐、大料、花椒、葱等。石子烧饼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

相关文章

  • 湖南的张家界:一个神奇的旅游胜地,国家森林公园和天门山最有看点

    2024-11-24 10:01:22
  • 保定旅游景点有哪些地方免费,每个都超美,超值

    2024-11-24 09:46:38
  • 广东江门新会区四个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看看你都去过哪?

    2024-11-24 09:31:32
  • 洛阳景点排行榜前十名:隋唐城彰显神都历史,地铁高铁见证现代发展

    2024-11-23 10:31:28
  • 龙门天然温泉攻略来啦!天冷了赶紧泡起来

    2024-11-23 10:16:25